王南石,1995年10月入党,南京晨光集团的伺服机构装配工,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级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领办的“王南石首席技师工作站”被人社部授予“王南石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多年来,王南石凭着坚定的信念、独具的匠心,攻克解决了许多紧密装配技术难题。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自觉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认真研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思考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担当、创新创效。虽然快要退休了,但他说:从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天起,我从不敢忘记自己对组织的铮铮誓言,从不敢忘记党的根本宗旨,从不敢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作用。
坚守一份承诺
作为生产一线党员,他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工作岗位与党的事业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刚从技校毕业后进入晨光厂工作时,他属于干部编制。当时,大家都千方百计想进入干部编制,没人愿意当普通工人。当时生产一线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领导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充实到一线。周围同事劝他不要去,家里人也反对。但他想,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就已经郑重承诺,组织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去哪里。所以他表态:“行,我服从组织安排。”尽管后来也有机会做技术管理工作,但他放弃了,他觉得,答应了就要做到。到了新岗位后,他从头学起,本着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中,践行着当年的承诺。从1995年10月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天起,他从未忘记自己对组织的铮铮誓言,从未忘记作为一名工人党员的职责和作用。由于常年加班,导致他患上了胃病。一次,某试验工作正在紧要关头,他的老胃病又犯了。他坚毅地忍受着疼痛,可这次疼痛却来势凶猛,一阵紧似一阵,两眼一黑,他晕倒在地,参加试验的同志们连忙将他送到医院。可是下午上班时,他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回家休息,他却摆摆手,又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誓言,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先锋形象。
铆足一股钻劲
做好每一份具体工作、完成一项任务就是为党的事业尽一份责任,凭着这样的信念,王南石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一股钻劲,永不停步地创新。有一个型号的燃料控制阀关闭性能要求极高,师傅们为研磨一件产品,需要花上一天时间。为了提高效率,他就试着设计一台机械研磨设备和配套的定位夹具。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工件外形是不规则的,安装定位成了大问题,设计差点搁浅。但他不甘心,主动向有夹具生产经验的师傅请教,反复琢磨,不厌其烦地测试、调整,终于做出了合适的夹具。接着又趁着这股劲,设计可更换式钢质研磨盘,但符合要求的研磨膏厂家没有,书上也找不到。他反复琢磨,从菜场买来猪油在家熬制、提纯,加入材料中,经过数十次试验,制成了独家秘制的研磨膏。听起来,航天技术跟猪油完全不相干,但是一项技术难题就这样解决了。现在这些创新都已经投入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多年来,他坚持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融合成系统创新,先后主导或参与完成的工艺技术攻关、产品装调技术研究项目等,多达30余项,撰写技术论文10余篇,解决了许多紧密装配的技术难题,在航天伺服自动控制系统零部件工艺技术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好一支团队
成为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后,他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自己带头干,更要带领、带动身边人一起干。他带头领办“技师工作站”,积极培养年轻技术骨干。工作站先后被排评为“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又挂牌成立“王南石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这个平台,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手把手地分享给一线工人,并结合生产实际,先后编写《装配钳工基础知识》《液压系统基础知识》《班组管理》《生产管理》等教材,以小课堂、微考试、岗位练兵等方式,用心辅导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和技术骨干,先后培养出1名特级技师、3名高级技师、16名优秀技师,多人被授予“中国航天中青年接班人”称号,为科研生产建立起了一支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克难的蓝领之师。在王南石的带领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师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集智攻关”的成果打通了20余处“生产瓶颈”。如某型燃气分配阀内外密封改进技术方案,使该型产品的一次合格率由50%提高到95%以上,装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电磁铁动态测试方法研究”项目使产品一次装调合格率达到100%。当初,他转到一线当工人,就是要帮助别人提高技术,现在,他做到了。他还将一如既往践行对党的庄重承诺,把30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志,为我国航天事业继续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