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党旗飘扬:勇于担当,80、90后“逆行”战“疫”
发布日期: 2020/2/3 14:44:58

    有一种责任叫“使命在肩”,有一种大爱叫“无怨无悔”,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充满责任和担当的80后、90后已经站出来,和前辈们一起克难攻坚,发出时代强音。

 
    抗击疫情一线,“90后”已经出列
    1月28日清晨5时,宝应县人民医院4名“逆行天使”主动请战出征武汉参与防疫救援。4人中范芳仪是80后,马娜、柏珺珺、万颖都是90后。
    范芳仪在出征前并没有将这一信息告诉儿子,她说,孩子也许一时不舍母亲去武汉抗击病毒性肺炎一线,但孩子已长大,最终应该理解做母亲的选择。万颖同样也没有把出征的消息告诉家人,怕身体不好的母亲担心,她想等到达后再报平安。对于去前线,她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勇敢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做贡献。马娜曾经就读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此次去武汉,她要所学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武汉加油,为医院争光。柏珺珺的父母非常支持她这次出征去武汉,希望她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能够得到锻炼。

 
    85后医生“抛妻弃子”坚守防疫卡口7天
    山阳镇卫生院80后医生赵波刚告别身怀二胎的妻子和才上小学的孩子,就继续投入到防疫卡口的工作中,得到家人的支持,是他工作最大的动力。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弥漫全国,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赵波也不例外。由于卫生院人手不足,自农历二十九起,赵波就驻扎在防疫一线,他甚至连年夜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
    赵波被安排到宝应县和淮安市金湖县接壤的省道331防疫卡口处,身处防疫第一线的他,主动要求在原有的排班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晚班,对入宝车辆内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不休,在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里,他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
    “防疫卡口的条件不是很好,晚上只能靠简单的运动来取暖,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疲惫,但是想想在湖北疫区的医护同仁们,他们所处的环境比我还要艰苦。更何况把我安排在一线也是院领导对我的信任,我更应守好背后的家园,因为我身负守护人民生命的责任。”赵波骄傲的说。
    赵波奋战防疫第一线的同时,还不忘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向身边的朋友、家人普及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叮嘱好随行同事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尤其是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在接诊或转诊过程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和预防,确保安全。
    赵波说,他和同事们还将继续严防死守,坚守岗位,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我年轻,身体好,让我上!
    “我年轻,身体好,让我上!”来自山东兖州的刘龙自驾400多公里回到岗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院长请战。刘龙来氾水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已有5个年头,连续三年留守没有回家过年。今年本想早早回家陪陪父母,但还是被节前的流感高峰给拖住了,一直到1月20日,才赶着春运的高峰,自驾13个小时的车程回家。
    一路的劳累,让他的血压也飙升了不少。父母不放心,亲自押着是医生的儿子去看医生,稍作调整血压降了下来。这时任务也来了,1月26日上午,刘龙收到医院的短信“疫情防控需要,全院从1月27日取消休假正常上班”。
    父母让他向医院领导请假,多休息几天等调养好身体再去上班。刘龙坐不住了,他知道这个时候医院任务更重,更需要人手。爱子心切的父母拗不过他,只能目送他踏上战疫的归程。
    1月27日晨会,刘龙准时参加,迅速切入工作状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请战到一线,参加高速道口防疫工作。刘龙说,基层医务人员既然不能上前线冲锋陷阵,就要把好基层防疫这道关卡,用严防死守为前线“逆行人”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