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社区是基层防疫工作的主战场。根据防疫需要,县文化馆除值班人员,其他人员积极响应号召,支援社区防疫工作。文化馆对口支援的画川社区是一个老城区,800多户2000多人口,老年人占比超过一半,很多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2月11日,社区内居民区确诊一例新冠病人,居民恐慌心理蔓延。关健时刻,文化馆四名党员临危受命,参与一线防疫工作。为了排查居民身体状况,他们全天候守在社区,通过电话与每一户居民建立联系,每天每人要打出电话上百个,常常是连续七、八个小时不歇手。为了抢时间,也出于个人防护心理,他们嘴说干了,不喝一口水。连续几天,他们和社区同志一起终于把辖区内人员状况全部摸透并录入电脑,还建起了微信群,为打好防疫主动仗奠定了基础。
2月15日,防疫工作升级,社区实行封闭管理,他们又投入卡口值勤工作之中。由于老城区没有物业,设施落后,卫生环境不如人意。卡口需要二十四小时值守,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为了外防输入,内防输出,卡口对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从严把关,体温一人一测,通行一人一证。为便于管理,社区封闭了其它所有道口,只留下卡口作为人员进出的唯一通道,人流量较大。值勤的同志常常一班岗从头站到尾,喝不上一口水。馆长潘明智被任命为工作组组长,他把均已八十多岁高龄的父母托付给别人,专心于防疫工作。
副馆长王中秋主动请缨,值守最困难的深夜2:00至6:00时段,寒冷的夜晚,常常伴随风雨交加,他坚持了一个星期,没说一声苦,到了白天又乐呵呵的完成其它交办的工作任务。为了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健在的父母和两个孩子,常常有家不敢回。副馆长张爱民是本地很有名气的“歌唱家”,自嘲怕死的他在疫情面前没有退缩,每次都是早早到岗,虽然“全副武装”,但勇敢上前,对进出的每一个人都一丝不苟的查证、测温。培训部主任陈耀被安排到白田社区卡口值勤,每天从凌晨6:00到中午12:00,不坐不喝,连续值守……十七天过去了,其它单位支援社区的同志逐步开始了轮岗,文化馆的党员还在咬牙坚持。社区支部书记陈洁逢人便夸,文化馆的同志帮了我们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