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乡村 绘就“三农”发展新画卷
无线网络进入田间地头,传统手工艺等搭上“直播快车”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人居环境考评、宅基地管理,一系列新业态应用使得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农产品、休闲资源登上数字化平台,拉动乡村旅游复苏与经济增长......遇见数字与网络的乡村,内生动能正在被激发,为“三农”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和可能。
打造数字乡村,需技术“筑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网络技术在乡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数字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只有坚持以“新基建”为抓手,持续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布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服务乡村产业的特色云平台的开发运用,推广各类数据归集和运用的成功经验,让数据有效服务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才能有效地推动富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村融入网络时代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数字乡村,当人才“赋能”。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全新动能的关键所在。当下,网络专业人才欠缺、农民网络技能普遍不足仍然是制约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只有扎实推进数字人才下乡工程,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科技下乡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不够等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切实问题,进而带动农产品提质及农民增收。
打造数字乡村,应文化“助力”。实践已经证明,唯有因地制宜,挖掘自身优势,才能充分激活乡村发展的潜能。唯有深入总结、借鉴各类成功经验,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充分宣传木偶戏、淮剧、三人花鼓、车水号子等宝应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反映乡村风貌和美食,以冒着烟火气、透着人情味的独特感官体验还原人们儿时的记忆,方能有效传承古老的技艺,展示出乡村文化超越时间的生命力,让农民吃上“文化饭”,让乡村披上“文化衣”。
只有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部署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推动“数字+”向农村延伸,构筑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数字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