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应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思路、发挥优势、多措并举,不断扩大老干部服务覆盖面,让老干部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坚持“学”字当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上好“三堂课”,让老同志思政学习不掉线、不断链。办好“开学第一课”,将老干部(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环节,围绕唱红歌、戴党徽、温誓词,引导学员听党话、跟党走。常态化开展“课前五分钟”,将老干部(老年)大学思政学习活动制度化,通过通报时政、专题宣讲、观看微党课等多种形式,让老同志轮流登台领学、老干部工作者专门辅导。组织编排“音乐思政课”,组织老年大学声乐班、活动中心兴趣组等老干部社团将声乐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以艺术形式传达思政教育内容,唱响主旋律。
坚持“乐”字为要,激发文化养老活力。充分调查学员学习需求、分析学员结构,开设旗袍秀、形体美学、电吹管、广场舞、电脑PS等新兴专业和声乐、瑜伽、书法、舞蹈等传统课程;同时增设中级班、高级班等,满足学员在学完基础课程后续向更高层次发展。针对位于主城区的社区教学点,除公益培训外,开设课程纳入县老年大学报名系统和教学管理;针对镇(区)、村教学点,采取定期送课下乡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坚持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结合,联合老干部活动中心、宝应县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举办“浓情聚端午 银发共安康”老干部中国象棋交流活动,组织民族舞班师生参加扬州市文化馆举办的“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海选活动;坚持室内教学与户外采风相结合,不断提高摄影、柔力球、门球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开设“银领讲坛”,定期邀请专家举办急救知识、法律知识、饮食养生、医疗健康等讲座沙龙,织密“家园式”文化养老阵地。
坚持“为”字当头,搭建作用发挥平台。积极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网络的老年教育体系,进一步搭建完善作用发挥平台,目前,已建成镇级老年大学5个,社区(村)分校或教学点8个,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加大“银发人才库”建设力度,从老年大学学员中遴选身体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的新退休干部加入“银发人才库”,并按照特点专长、行业领域进行分类管理,引领银发生辉。挖掘银龄力量,推行“老年大学+党建活动+志愿服务”模式,以县委老干部局“一月一舞台”为载体,不断开展“送文艺”、“送课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引导老同志发挥所学的文化、健身、信息技术等专业特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宝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