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链,是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要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链发展,充分把党的组织、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链上强组织,做到同频共振。强组织、建机制,才能找准全链协同的“最大公约数”。优化组织架构,围绕本地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开展“一链一联建”,由党委政府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产业链“链主”企业等分级担任链上负责人,分行业组建产业链综合党委,全力推动“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做实有效覆盖,按照“区域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服务”的原则,由产业链综合党委牵头统筹,企业相对集中片区属地组织领导,行业协会协助串联,有党员的抓组织覆盖,无党员的抓工作覆盖,共同构建条块结合的党建格局。凝聚思想共识,健全活动轮值、信息共享、问题帮办等制度,定期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工匠”到链上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指导、技术交流学习等活动,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员工业务攻坚。深化党建带群团建设,常态开展青年职工交友联谊、困难职工走访慰问、职工子女关心关爱等活动,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链上优服务,做到精准触达。服务就是生产力。做好产业链党建工作,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列清单抓项目、办实事解难题,为链上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便利化服务。变“企业跑腿”为“上门帮办”,集中部门业务骨干,充实金融、科技、法务等专业力量,组建“兴链服务团”,常态开展“科长讲业务”“服务面对面”等活动,走进产业链上企业授课答疑,高效对接企业生产需求与资源要素。变“统一标准”为“量身定制”,深化“链有所呼、我有所为”机制,引入“码上办”小程序,实现企业需求与服务资源秒速对接、精准适配,拓展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内涵,压缩服务响应时间。变“单兵作战”为“互融共进”,依托产业园区、闲置厂房打造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特质与企业需求优化功能布局,创设共享服务大厅、“康乃馨知心大姐”工作室、企业交流沙龙区、创新创业孵化区、共享实验室等多元空间,塑造产业发展“温馨家园”与创新“活力港湾”。开展链上党员“揭榜挂帅”,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链上重点企业挂任科创助理,放大“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共同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链上聚资源,做到共享共通。资源共享共通,才能提高精准度。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因地制宜、因需聚才,切实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契合度。加强产业链党建与人才工作互联互促,围绕链上企业发展需求,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精准赋能人才招引,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做强一个产业。依托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科技镇长团、高层次人才协会等资源,为链上企业提供科研院所对接、高层次人才招引、项目申报指导、智改数转项目实施等“一站式”服务。支持链上企业与高校、职业学院开展订单式合作,实施“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用好人才,促进人才在地方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