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射阳湖镇地域面积194平方公里,9.7万人口,30个行政村,3个农村社区,下辖76个党(总)支部,2997名党员。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大多继承传统的行政体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旧有的组织设置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60岁以上955人,占32%,文化素质偏低,初中以下1933名,占65%,党员流动性较大,支部难以组织有效活动;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缺乏活力,能人不愿干,庸人干不了;私营企业行业种类繁多,互不关联,组织活动难。
为切实改变基层组织设置的僵化格局,全面打开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射阳湖镇党委在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一、主要做法
1、升格村级党组织。对党员人数较多、村级规模较大、产业特色明显的村,升格村级党组织,建立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将支部建到产业链上。射阳湖镇刁夷村党支部有112名党员,8个党小组,经过排查、归类,将从事种植业34名党员、养殖业33名党员、运输业32名党员、流通服务业13名党员分别编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流通服务业4个党支部,纳入到村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之下。
2、村企联建党组织。突破行业界限,将企业党组织与行政村党组织合并联建,由企业党员业主或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在组织上实行村企统一领导。射阳湖镇建材厂设在黄荡村,由于该企业在用地上与黄荡村经常发生矛盾,而该企业党支部的党员绝大多数都是黄荡村村民,镇党委将建材厂党支部与黄荡村党支部合并,由黄荡村党支部统一领导。
3、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以玻璃、荷藕、个体私营、运输、种植、养殖、流通等行业协会以及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把分散在广大农村和集镇的党员,按行业组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党组织。以水产业为龙头主体,建立水产行业党支部,改变全镇养殖大户的党员管理无序状态。以玻璃产业为龙头主体,建立了射阳湖镇玻璃行业协会党支部。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建立了荷藕营销合作社党支部、龙虾养殖合作社党支部、扣蟹产销合作社党支部、藕茨产销合作社党支部。
4、建立综合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站”。对具备单独建支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及时建立党支部,对只有零星党员暂时不具备单独建支条件的经济组织,按企业类型,在镇工业集中区建立综合党支部,纳入镇工业集中区统一管理。对不具备单独建支条件的新社会组织,由镇业务主管部门或所属村(社区)党组织设立“党建工作站”,并选派党建指导员进行管理。
5、建立驻外流动党组织。为避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于形式,构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射阳湖镇党委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镇320多名流动党员按流动区域和职业特点,划分成立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浙江等10个流动党支部,实现了流动党员的双重管理。
二、工作成效
1、优化了组织设置。通过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实现了全覆盖。改变了过去支部大会难召开、重大事项难表决、组织活动难正常、科技培训难开展的状况,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党员群众都认为这样的组织设置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便于党员活动,更加便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整合了发展资源。刁夷村升格党总支后,下设的4个党支部,不但解决了支部活动难、党员管理难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种植业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种植示范基地,成为扬州市油菜超高产种植示范区;养殖业党支部建立了扣蟹苗繁育基地,开辟了自繁、自育、自销一条龙的养殖模式,每亩增收1100多元;运输党支部打破区域限制,积极扩容增量、运输吨位突破135万吨,年增收250多万元。全镇10个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经济一线优势,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及时传递招商信息,通过全体流动党员的努力,投资近亿元的新型木塑材料等一批项目将落户该镇,为全镇的赶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激发了创业热情。将支部建到行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氛围更加浓厚,党员之间呈现了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创业热情明显提升,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刁夷村运输业支部党员王扣宝积极带领一班人成立兴隆运输公司,年开票销售1500多万元。扣蟹产销合作社支部党员胡安贵立足本地资源,带领50多户村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养殖致富新路。风车头村荷藕营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年销售荷藕2万多吨,营业额达4000多万元,有力地拉动了荷藕产业的发展。玻璃、水产、荷藕等行业的党员掀起了比产值、比销售、比奉献的热潮,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迅速壮大,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创业致富的整体水平。
4、促进了社会和谐。射阳湖镇建材厂党支部划归黄荡村党支部后,由于利益共存和党员在党小组活动中的良性沟通,过去在用地上存在的许多矛盾迎刃而解,企业党员积极帮助村谋划发展思路,村党员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用地、用工的便利,实现了共建共享、互惠互利。
三、几点思考
1、要立足富民兴村抓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民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要理直气壮地抓经济发展,定思路、谋对策,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党组织设置与产业特色、经济组织的最佳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带领广大群众奔小康。
2、要围绕建强班子抓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建设一个创业型,能够担当带领人民群众致富重任的党支部班子,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标兵、把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领路人”的思路,大胆地把党员能人吸纳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中,并推荐到村级领导岗位。要改变识人用人观念,拓宽识人用人渠道,大胆地把有思想,敢于创新,责任心事业心强的党员选配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要通过“两推一选”,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大胆地推行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实行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村办企业或产业协会负责人“一肩三挑”,这样既可克服“两委”班子“两张皮”现象,又能使村党组织有职有权,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要突出健全制度抓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改革。必须创新党支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要建立党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如党群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等。要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新的工作机制,如党员带头活动机制,根据党员特长分别将党支部中党员归入相应岗位设定职责,并对其履责情况进行公示和实施奖惩。要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活动,如“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等活动,设立不同形式的党员活动载体,使党的活动与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长久地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