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小官庄镇王圩村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 2010/11/3

  良田多起来   村容靓起来  民风纯起来

  ——小官庄镇王圩村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走进小官庄镇王圩村,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庄、清澈的河流、宽敞的马路以及新建的一座座桥梁、泵站和一排排布局统一的农民居住小区,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秀美无比的新画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村是如何带来这些变化的呢?村支部书记李长年告诉记者,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分不开。王圩村一班人不尚空谈,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群众满意的事,从而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了实处。

   

  开展土地复垦

   

  看着丰收在望的稻田,这里的农民兴奋无比。事实确实如此,村里过去没有像样的农田,坑坑洼洼,而且田块分散,东一块,西一块,没法耕种。村里通过土地整治,农田平整了,农民种起田来舒服多了。

  土地一复垦,净增耕地700多亩,村里良田达到5600多亩。谈起土地复垦的好处,村支书李长年介绍说,土地复垦是造福村民的大事。工作初期,通过宣传发动,取得了村民的理解。村里紧抓时机进行整治,党员干部带头,迁坟400多座,拆除土窑4座。结合新农村建设,还有16户村民从分散居住到规划区集中居住,腾出了土地。拆迁土地整治期间,村民们积极配合,无一人干扰施工或上访。推土还田的时候,农田因缺少有机肥,产量上不来,每亩地只能收获三、四百斤粮食。看到这种情况,村民们无不揪心。针对眼前的现状,村干部又和村民们算眼前账,谈长远效益,让村民们从土地复垦中看到希望。土地复垦后,村里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使村民们种田积极性高涨。今年夏天,村里发展有机农业,全村有2000多亩农田推广了机插秧,1000多亩农田种植了“丰优香粘”有机稻米。如今,稻花飘香,长势喜人。

   

  兴办实事工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日常工作中,村一班人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祉。通过兴办实事工程,取得了村民的信任,也让村容村貌变得靓丽起来。

      路是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实施通达工程,村里认真进行规划,使14个村民小组全部有了水泥路。每条路基本还延伸到田头,为村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发展农业,离不开完善的灌溉设施。今年以来,村里先后成建泵站6座,改造圩口闸1座,兴建桥梁3座。建桥梁泵站、改造涵闸,进一步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提高了全村抗旱排涝能力。提起这些,不少村民激动地说,现在无论是干旱年份还是洪涝之年都不怕了,农民坐在家里,村里统一调度,照样能有好收成。对环境整治这项民心工程,村里也高度重视。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村里一着不让抓落实,先后清理河道5条9公里,建垃圾池40座,沼气池120个,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今年,该村大搞绿化植树活动,共植树120多亩。植树,不仅创造了财富,也给王圩带来了一片“绿”。

   谈起村容村貌的改观,资金保障必不可少。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一班人积极开动脑筋,一方面通过本村人脉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结合县里开展的携手“1+1”活动,村里紧抓机遇,排出实事项目,使帮扶单位有了明确的扶持目标。县交通局先后多渠道解决资金17万多元用以道路维修扩建和建桥造闸以及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该局机关20余名党员还多次来该村慰问困难群体,捐款捐物近2万元。在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该村也向县烟草局争取资金10多万元。宝胜集团更是提供了电缆、变压器、开关柜等价值近18万元的材料,有力支持了村里泵站建设。

   

  建设和谐村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圩村算得上是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无愧于已获得的“江苏省民主法治村”荣誉称号。

   这里的村干部心中装着群众。每年夏、秋收割季节,他们总是主动帮助群众联系粮食销售渠道,为缺劳力户和种田大户抢收抢种。今年夏收期间,种田大户李华家200多亩麦田因收割时间推迟,等收割时,机械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东奔西走,为该户联系了5台收割机械,从而保证了该户小麦“颗粒归仓”。 村干部还时刻为村民创业致富着想。村民张瑞早过去没什么事做,家庭条件较为困难。村干部获知情况后,让他买起大型收割机创业致富。如今,他年收入近10万元。村民们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村干部又忙着改善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农家书屋”全面向村民们开放,健身场地也日益增多,给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里的群众爱戴村干部。说起群众的“爱戴”,村支书李长年感慨地说,村里的工作,只要一发动,都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响应。事实确实是这样。现在,无论是秸秆禁烧,还是大病统筹、新农保,亦或是有关规费收缴,等等,各项工作都在全镇的前列,秸秆禁烧工作还获得了全县“一等奖”。矛盾纠纷少之又少,上访现象已经“销声匿迹”。村民们都这样议论:村干部把心给了群众,群众自然应该以心换心。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这里纯洁的民风和浓烈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