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三十而立学扫尘
发布日期: 2011/5/9

  三十而立学扫尘

  —— 一名“80后”组工干部学习《刘扫尘人生感言摘编》的心得体会

  邓  剑

   

  孔子曰,三十而立。如今,83年出生的我,即将跨入30岁的大门。30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网上关于80后“三十难立”与“三十能立”的争论颇为激烈,观点也很是新锐。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而立之年?是“三十难立”?还是“三十能立”?近日,读罢《刘扫尘人生感言摘编》很有感触,作本文以记之。

  三十而立,强调的不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但一定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不是每个人都能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就像刘扫尘,冬去春来40载,一生都在为党工作。也正如他在《感言》中说,“能够终身为党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同为组工干部的我,从07年进入组织部门到如今,也历经了4番寒暑。虽然我之四年,只有刘之四十年的十分之一,但这四年洒下的一滴滴汗水,播种的一串串足迹,足以让我这名80后倍感殷实和富足。回望四年组工路,文字综合、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还算其次,最重要的是,我逐渐培养起了“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精神。这些,都得益于组织部门氛围的沉淀和文化的熏染。我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一以贯之地“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就一定能有所作为,也就一定能实现“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强调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有房有车,但一定是精神上的自信自强。网上判定80后“三十难立”的标准是:近半数的80后无房无车,并且薪酬不高。我不赞同这一说法,我认为,不能只以物质来考量“三十而立”,精神上的自信自强,才是三十而立的重要条件。2006年夏天,我从群山连绵的四川来到一马平川的江苏,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场景,曾让我倍感孤独和无助。但这五年来,我用真诚、友善与同事结缘,成功应对了新环境带给我的挑战。其间,尤其感恩组织的挑选,让我成了“百里挑一”的组工干部;感恩岗位的历炼,让我眼界和胸襟逐步拓宽;更感恩生活的考验,让我从陌生茫然走向了理性成熟。虽然在物质上并不富裕,但自立自强的经历,让我收获了比物质更重要的财富。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三十而立”不是世俗之立、名利之立,而是精神之立,信念之立。

  三十而立,强调的不一定是左右逢源的老练,但一定是坚守原则的坦荡。老练与成熟相伴而生。大家常说的“三十而立”,就蕴含着老练的意思。我不反对老练,但反对丧失原则、左右逢源的老练。就像刘扫尘在《感言》中痛斥的和珅,遇事总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于己而言,我来自朱德元帅、张思德战士的家乡——四川仪陇。从我跨出家乡那一刻起,就在心中印下了一幅对联:闯天下,秉承两德浩气;走人生,坚守一路坦荡。因有组织的提醒、个人的自律,从事组织工作这几年,我从未触犯过组织规定、违反过组织纪律。今后,我将继续坚守原则,坦荡做人,自觉“经受住公与私的较量”,决不“陷入是非不分、丧失原则的泥坑。”路途漫漫,需上下求索。作为80后组工干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与谁比走得快,只与人比走得远。因为我坚信,只要一身坦荡,路就会在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