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章婷∶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 2011/11/4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章  婷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举世瞩目,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硬实力。但如果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不高,即软实力弱,仍然不能成为一个受别人尊敬的强国。高尚的人文精神只有靠文化来塑造,而六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彭宇案”到“许云鹤事件”,我们看到了道德的缺失,诚信的缺失。犯错成本低,有良知的人被压制,无怪乎老人倒了没人扶。扶不起。一扶就贫的无奈结局,让人苦笑不得。结果呢,明哲保身,随他去。导致了让人痛心疾首的“小悦悦事件”,社会变得冷漠,思想道德严重出现滑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要知荣辱、懂孝道,明是非。作为组工干部,更要学习思想道德建设。李林森、杨善洲等同志的事迹,是先进组工文化的缩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李林森、杨善洲等同志为榜样,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努力践行先进的组工文化,并用先进的组工文化去带动、引领全社会文化领域,必将形成良性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

  二、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创新文化活动载体。长期以来,政府集中了大量的文化资源,一直承担着管文化和办文化的双重职能,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也制约了群众文化力量积极性的发挥,导致了基层文化事业还比较薄弱,封建迷信、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比较贫乏。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政府的文化服务职能,使政府的文化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发展公益文化方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百姓送电影,送戏,用“两场”(戏场、文化广场)代替“一场”(赌场),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文化力量的积极性,释放民间文化资源的能量,依托“社区文化节”、“百姓大舞台”,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强化文化活动阵地。文化阵地建设是文化活动的开展的“助推剂”,为了让文化活动火起来,就必须先让文化阵地活起来。在农村,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的建设,建立农家书屋,里面配备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报纸期刊等,让其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在社区,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大力发展广场文化,引导男女老少居民在广场晨练、跳健身舞、打太极拳,同时让图片巡展、书画摄影展、爱国主义电影巡演等进广场、进社区,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明的熏陶。除了传统的文化阵地,还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广电网等新兴传播载体。大力依靠远程教育平台、IPTV平台,把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打造成文化惠民新平台。

  四、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建强文化活动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乡镇宣传文化干部、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都是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成员。组织部门作为人才队伍的“娘家”,应该认真研究文化人员的选配,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懂艺术、精业务的专业人才安排到文化工作岗位。其次加强对文化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解决现有文化干部不能适应本职工作需要的问题,通过培训把那些具备潜质的人员培养成为行家里手,保证文化活动人才上的“源头活水”。再次,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专业人才的管理机制,为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专业人员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头雁”、“排头兵”,努力形成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除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文化党员志愿者队伍。不光经济战线上要活跃着党员的身影,在文化战线上同样需要千千万万的党员冲锋在前,一马当先。党员在自己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宣传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周边的企业、人民大众积极参与,为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