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一位村支书的“民情日记”
发布日期: 2011/12/26

  

  小官庄镇石先村见闻  年根岁末,冬意渐浓,记者到小官庄镇石先村采访十星文明户,没曾想,村民们听说来了记者,纷纷围上来,要求我们先写写“新支书!”“季支书来了4个月,办了人家4年都干不完的

  事!”“他做支书,我们心服口服!”……  这么多村民如此强烈的要求写支书,立刻激起了我们的好奇。村干部鲁启洋介绍,支部有一套“民情日记”,全村的大事小事、村情民意,一翻都知道!

  日忙夜忙不含糊,写下日记4大本

    在村支部办公室,好几面落款为村民的锦旗和牌匾,特别打眼,更让我们震撼的是61岁的支书季风珊写满的4大本“民情日记”。  “8月1日上午,在石先、苗庄调查,后返村部与老干部座谈。下午去镇国土所谈石先藕田的包装项目经营,然后去同心谈拆迁。晚间在家写调查笔记。”      8月2日上午,调查4个组的农田、鱼塘、树木情况,同时还调查了卫生室、窑厂等情况……”   “9月12日,今日中秋节。上午和镇领导去看望徐有庚(镇慰问金300元)。本人看望五保户刁人奇、困难户王路家,并赠送了中秋节礼品和钱。晚间去苗庄谈调田问题。夜间返回家中。”  “11月18日,上午在村部工作,中午请各位企业老板午饭,下午谈饮用水改造工作。下午5点去镇参加清网行动会议,晚8:30在村部召开清网行动会议,传达、部署全村的清网工作,9点上岗巡查,次日4时回家中。”  为什么要记这样的“民情日记”?一辈子热爱读书读报的季风珊说“现实使然”。石先村地理优势不明显,也没啥传统优势项目,种养殖没特点,要工业没工业。“4个多月前,他来村上任后”,老村干部徐宝元老人介绍,15天只干了一件事:摸查情况掌握村情。没曾想石先村的状况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问题矛盾一大堆,村民心不齐神不聚,村干部一声喊不到底。季风珊为此失眠了。把问题困难一件件列下来,研究论证解决的途径,这一写就此开了个头。此后不论每天再忙,哪怕累得实在困了,也还是要强打精神记一记。有一阵胆囊炎发作,白天连轴转,直到夜心里才得空打吊针,手脚冰凉,还是一篇没落下。  老季诚恳地说:“要是哪一天没干什么事,面对笔记本心里就发慌,会惭愧。笔记本就是一面镜子,每天拿来照一照自己。”

  22年不上缴,凭什么今年全缴了

    在村里一大圈走访下来,很多村民都打心眼里佩服季支书有本事,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石先村里的“苗东石”三个组,22年没交过上缴款,今年却缴了!  历史上这三个组因为宅基地分配对村里有意见,横竖就是不缴。支部换了多少届,高低不灵,久而久之成了谁都不愿不想也不敢惹的“马蜂窝”。这个组的村民有事找村里开个证明盖个戳,也是免谈。村民和支部就这么一直拧着。  老季一上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给自己一个挑战,必须把这局面扭转过来。他是早早晚晚泡在这三个组里,一户一户地谈心交心。他来个“三部曲”,一是代表支部先道歉,“苗东石”不是独立大队,但造成这局面支部有责任;二是再问各家有什么委屈和要求,能办的尽快办,办不了的多包涵;三是上缴必须缴,是义务,更象征一种荣誉和脸面,你说如今哪家真就穷得没钱缴?如此这般两个月下来三个组近百户缴了九成以上,剩下的有的户主在外务工,也捎回话,不少一分钱。  与此同时,村里拖延日久的路桥该修整的修整,重建的重建;贫困户、孤寡老人的家前屋后,常常能碰到季支书领着支部一班人在忙乎;一块一块田被调出流转到大户手里;破天荒的是隔三岔五就有客商模样的人,操着外地口音在村里考察……  不可能竟然成了可能!别的组群众笑夸季支书上任“三把火”,烧得不丑;到镇上开会,支书同行们打趣他“老季头,您这是在逼我们哇!”

  不办项目不致富,群众哪肯听招呼

    在村里日日夜夜摸爬滚打,季风珊深深地感到要想干部有威信,要想小康和谐,最后都通到致富上,集体要发展壮大,村民要安心舒心,没有项目都是一句空话。项目带动成了他心头的“痒痒肉”。村干部们说季支书烦项目真是烦得胆囊疼,挂水挂了十多天。  “没有基础先动起来,缺少能人先请回来。”“不管它一二三产,先张罗出个眉目最关键。”“一定要抓住时机,发动熟人朋友介绍老板来村里看看,哪怕谈不成项目,也是对村里的一个宣传。”像这样的思考,在季支书的“民情日记”里随处可见。有一次,他忙到凌晨2点多回家刚躺下,突然想起以前做工程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好像提过有亲戚是个大老板,干脆起来找出他的号码,打过去,对方被吓得不轻,怪他“哪能急成这样”。  石先村有一个窑厂,租出去已有10多年,却几乎从未有过上交,村民有话说,但问题一直没解决。季风珊掌握这一情况后,立即找到厂长,早也谈晚也谈,有空就往厂里跑,弄得厂长看到他就紧张。最终他以情以理感动了厂长,并承诺每年上交2.5万元,协议一签12年。没几天,村里主动帮窑厂把附近的路桥修缮平整加固畅通了。这一着真是高!企业和村民两头都欢迎!季支书表态,你厂子搞得越大,我们的服务越到家!  村里的鸡场,办办停停,硬是被季风珊说动了浙江老板过来投资,恢复生产后,36000只鸡已出栏,第二批40000只眼下就要上市。鸡场上了规模,县城一位老板来投资的稻麦秸秆综合利用厂也正式落了户。  4个月的时间里,季风珊有50多个夜泡在张家李家,干什么?算账!全村9个组400多户近2000亩田地,顺利转租给种植大户。每亩地租金由以前的百十元调高到数百元,最高一亩760元,村民们都夸老季算账算得好,老季连连摆手,“明年我们收入更高!”  县城的、上海的、浙江的、兴化的、镇江的大小老板来村里了,西瓜大棚种植规模出来了,还有5、6个项目意向都有了,老季说“要跟进,要打持久战!我们不怕招不到大项目!”

  笙这个支书不爱钱,一年倒贴3万元

    回到村部会议室,村干部拆开中华烟来撒,看到我们一脸疑虑,笑了:“放心抽,这是季支书私人掏钱买的工作烟,不增加农民负担。”  聊到中午12点半过了,季支书还和七八位村民在支部院角上扯着话,看架势一时半会不会完。村干部董有良就招呼我们去邻近村民家午饭,嚯,丰盛的一大桌农家菜。董有良介绍这也是老季个人请客。  村里人都知道他上任后给自己定了个硬杠子:一年自掏2-3万元补贴村部经费,平常慰问贫困户看望五保老人四时八节送个慰问品,都是他自己花钱。  这样一算,季风珊当这个支书是实实在在的“不挣钱。”其实从村里到镇上,季风珊算得上是位名人,也是一把挣钱的好手。退休以后的这几年他接些小工程做做,一年少说挣个八、九万的,不在话下。村民张国华是老季的发小,他开玩笑说:“他来当支书,倒是没人说他想捞钱,光以为是发神经呢。”  老季自己怎么理解?他笑着说:“和老一辈共产党人比风格比境界,是没法比的,而且说这种话就不与时俱进了;我把这个理解成一种投资,希望得到的回报是什么?是石先村富裕和谐!”自己没有私心贪念,讲话腰板就硬底气就足,老季说该瞪眼晴拍桌子时我是毫不含糊!      村里的几个“好佬”已经领教过他的厉害了。当时几个人围着季支书胡搅蛮缠,没想到这老头当场发飚:“你们给我放老实点!论私,我60挂零,打死我你们得偿命,我就赚了;论公,我是支书,你们别拿支书不当干部,我一个电话派出所民警马上赶过来,到时候你们求我也没用!”一顿咆哮,喊得脸红脖子粗,脸板得铁青,桌子拍得山响,几个人傻了眼,顿时歇菜。      长期担任水务站长,季风珊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他还有一绝就是好多伟人名人的言论、文章张口就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说过什么话,是在哪一本著作里,从不出错。而一旦谈起这些,他就忍不住动起感情。“共产党是真正伟大的党!”能作为党的一分子他始终感到神圣和光荣。这次退休后再走上困难村的支书岗位,季风珊说这是冲着镇党委顾锡芳书记他们对我的信任,也是想乘着还能干得动,为组织再出点力。“我一个普通的老头,家境也还好,功、名、利、禄4个字”,季风珊掰着手指头,激动而真挚,“我哪个字都不沾边,甘洒热血写春秋,图的就是对得住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