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专家解读科学人才观⑤)
发布日期: 2012/6/15

解读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 振

核心阅读: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就是要遵循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人民群众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就要营造人人皆受教育的学习环境,人人皆有机会的事业环境,为所有劳动者打开成才大门,让所有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李源潮同志在20111217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人人皆可成才”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彰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对人人皆可成才的认识?怎样才能在思想上真正确立起人人皆可成才观念?又应如何把这一理念真正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近日,本报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进行深入解读。

人民群众是人才的不竭源泉

  记者:“人人皆可成才”观念的提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共鸣。人才和人民群众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人才的群众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人人皆可成才,就是要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都能得到社会尊重。
  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创造者,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并且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
  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才是人民群众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劳动实践中得到成长,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因此成为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人民群众是人才的不竭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有拔尖人才队伍,有专业人才队伍,还有由千千万万高素质劳动者组成的技能人才队伍。他们都来自于人民群众,都在人民群众的土壤中成长成才。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就是要遵循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把人才与人民群众割裂开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尊重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只要通过努力,具备一技之长,能够做出实绩,就是有用之才。也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选拔出一批又一批人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获得最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

人人皆可成才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记者:如何看待“人人皆可成才”和“以人为本”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人人皆可成才创造了怎样的时代机遇和条件?
  王振:“人人皆可成才”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充分发展。当前,实现这些方面充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为所有劳动者打开成才的大门,让所有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人皆可成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和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赶超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必须让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了广阔天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为人人皆可成才不断创造出更好的条件。经济的发展、科教的进步、保障的覆盖、生活的殷实,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成才愿望和发挥作用获得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社会支持。

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

  记者:虽然古往今来行行出状元的事例俯拾皆是,但社会上将人才以学历、以身份划线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让人人皆可成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实践中需要把握哪些方面?
  王振:要让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根植于心,就要敢为事业用人才,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就要解放思想,大胆破除狭隘的人才观念。
  远的不说,眼前发生的,只有高中文化的“新型知识型工人”巨晓林立足岗位边学边干,革新工艺43项,独立编写出我国铁路电气化史上第一本施工教材。“学习型农民工”王钦峰经过16载寒暑历练完成40多项工艺革新,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们都是普通人,却以自身的发展诠释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因而,要让人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持续、最可依赖的力量,就必须自觉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人才评价标准和用人机制,创造一个鼓励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作贡献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首要的是尊重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积极性,使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汇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观,使每个岗位都可造就对社会有贡献、劳动价值得到体现的优秀人才。大力宣传那些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杰出人才的励志故事,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加深入人心。要通过宣传和理论学习消除把人才与学历、职称、岗位、资历划等号的评判误区。车床工是人才,种田能手是人才,护工也是人才,尊重劳动,尊重蓝领岗位,把更多的劳动者培养成为社会越来越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
  落实“人人皆可成才”,就要努力营造人人皆受教育的学习环境。坚持教育公平原则,通过公共教育的均等化配置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让人人皆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搭建多层次、多系统、多类型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要特别重视低收入家庭子女、外出农民工和务农人员三类人群的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让农家子弟人人均有免费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切实减轻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不因考进大学而致贫,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更加重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立足流入地区,实施更广范围、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把更多的农民工培养成为支撑各地转型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乃至工程师、中高层管理者。积极实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让那些安心务农的农民成长为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
  此外,还要努力营造人人皆有机会的事业环境。让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坚持以用为本和“四不唯”原则,不拘一格选人才,按照事业的需求和岗位的要求,遵循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识别、选拔和使用好人才,使各类人才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敢为事业用人才,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把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公平、公正、公道的评判标准和事业机会。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让人才在流动中获得成长,在市场中获得机会和认可。

案例链接:

中国中铁巨晓林:人人都能成才的生动典范

  只有高中文化的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的农民工巨晓林,通过不懈的努力,在20余年的工作时间里,创新施工方法43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被誉为“知识型新型工人”的楷模,更成为“人人皆可成才”的生动典范。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巨晓林看着一张张犹如天书的施工图纸和一堆堆叫不上名来的接触网零部件,感到了莫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他没有退缩,“学知识,长本领,咱农民工也能有作为”成为他的座右铭。他废寝忘食地勤奋学习,几年间记录了7023万字的笔记,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面对施工中的复杂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成为全国铁路电气化施工行业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
  巨晓林还把自己积累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方法,写成了近10万字的书稿,经专家审核,编印成《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一书,填补了国内铁路接触网工技能培训教材的一项空白。这本小册子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迎,现在已经人手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