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遵循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专家解读科学人才观⑨)
发布日期: 2012/6/25

解读人: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 王通讯

核心阅读:
  关于人才开发的宏观思考,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人才开发的系统性。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人才的成效在社会。只有把人才问题当作系统工程来抓,才能有序高效释放全社会的人才能量。
  人才开发要遵循系统培养的规律,在人才开发领域上,既要重视高新技术领域,又要重视传统产业领域;在人才开发类别上,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也要重视技能人才;在人才年龄结构上,要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选拔,形成老中青梯次搭配;在人才专业分布上,既要重视自然科学人才,也要重视社会科学人才、文艺人才。
  要构建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创新体系;协同推进人才规划与科技规划、教育规划,统筹区域人才开发,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长期持续的系统培养。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强调,要“遵循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
  如何理解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对人才工作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如何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系统培养各类人才?本报邀请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王通讯研究员为我们进行深入解读。

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记者:人才培养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理解人才开发的系统性?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对人才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王通讯: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才开发来说,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进行宏观层面的思考与设计。而关于人才开发的宏观思考,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人才开发的系统性。
  系统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反映在当时的哲学思想和初步的社会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整体性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系统思想的重大贡献,一是使系统思想方法定量化,二是为定量化系统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这就为解决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包括人才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众多成果证明,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是一种强大的武器,我们应该自觉运用这个武器,去研究人才与人才问题,包括人才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关系,人才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人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等。越是处于较高层次的工作部门与工作者,系统思维、系统方法越是重要。
  如果我们把国家的人才队伍和人才问题看作一个宏大的系统,那么系统的输入端主要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学校,输出端主要就是通过离退休环节。这中间,是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诸多环节。这样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多环节、多流向的人尽其才系统,实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巨系统。要想把这样一个巨系统开发好,管理好,使之产生巨大的功效,需要树立系统思维思想,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总揽全局,运筹谋划,科学推进。
  从这样一个高标准来要求,就需要牵头抓总部门对国家的人才现状主要是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管理、吸引、待遇、激励、产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直升机”式的观察与思考。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搞好顶层设计以及架构组合、实力布局、运行机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主要是实施战略瞄准,发现薄弱环节、关键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这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
  系统工程理论认为,凡系统都具有全局性、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在研究与实施任何一项系统工程时,都要通过阐明问题、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与系统发展这样一个操作过程。有识之士指出,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人才的成效在社会。只有把人才问题当作系统工程来抓,才能有序高效释放全社会的人才能量,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做,遵循的是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规律。
  系统培养人才的规律,不仅体现在社会宏观层面,在作为社会的细胞——社会单位的中观层面,也应该予以体现。不少单位,特别是人才开发做得好的单位都是自觉自发这么做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总结为什么能够一代又一代杰出航天人才时说,航天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集成、跨部门协作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用系统思维指导人才培养

  记者:在人才开发实践当中,如何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系统培养各类人才?
  王通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开发状况,搞好人才的系统培养,要着重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人才开发领域上,既要重视高新技术领域,又要重视传统产业领域。当前,我们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人才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同时对环境、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也给予了重点关注。面向未来,我们国家提“信息革命”、“生物革命”两大革命,美国提“信息”、“生物”、“纳米”三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钱学森曾经提议设立“总体设计部”,对改革开放进行总体谋划,以利谋划长远、把握全局。这是很有道理的。
  在人才开发类别上,既要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也要重视高层次技能人才。人才之类别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以自然科学技术方面为例,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还需要相当数量的技能人才与之匹配。如果没有足够的高技能人才涌现,再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也实现不了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的任务。一位汽车专家讲得好,我们国家的汽车人才,对发动机原理非常懂,进口发达国家的样品也不难,但就是造不出来。这叫“心灵手不巧”。“心灵手巧”的国家才可能是真正强大的国家。
  在人才年龄结构上,要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选拔,形成老中青梯次搭配。国外专家通过考察“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发现,能否实现赶超成功,有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赶超国家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一般来讲,这个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如果年龄偏大,显然不利。据统计,十几年来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82岁。这种“杰出人才耄耋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南大学22岁的大学生刘路因攻克世界数学难题,被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大家都为之叫好。其实再深入观察,杰出数学人才的出现是有年龄制约的,超过了最佳创造期,就很难在这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了。
  在人才专业分布上,既要重视自然科学专业,也要重视社会科学、文艺专业。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人才专业分布应该是齐全的,既有科技英豪,又有文学大师;既有理论家,又有实干家;既有艺术巨擘,又有能工巧匠。这样才能够人才鼎盛、事业兴旺。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凡是盛世时代,不仅会出现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日月经天般光耀大地,还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如众星捧月般彪炳千秋。

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才协同推进

  记者: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将人才开发工作置于整个社会环境之中,应该如何做到遵循系统规律?
  王通讯:首先,要建立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构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这三个体系都是人才开发合乎规律的系统工程。终身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是不是能够持续增长以及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是当代世界各国都重视的问题。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有用之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要途径。国外学者埃兹科维兹提出“三螺旋模型”,认为政、学、企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支持、协助的关系。显然,这需要提高社会的融合度,重视利用市场的力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更多的人才、单位和部门从合作、协助、共享中实现共赢。
  其次,人才规划要与科技规划、教育规划衔接配套、协同推进,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教育、人才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人才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科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性强、关联度高。人才工作中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能从教育和科技工作中得到印证;同样,教育和科技工作的成效,也会反映到人才工作中来。可以说,科技、教育、人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链条。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发展必须衔接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
  再次,要注重人才开发的区域统筹问题。中国地域面积辽阔,发展又极不平衡,所以特别需要从系统优化思路出发,对各个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发展进行总体谋划。思路是,先进带后进,一起向前进。走在前面的区域,不但要做出示范,总结经验,而且要帮助后进,共同发展。另一个方面,后发地区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用打优势牌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增长点,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目前的问题是,越是经济不发达,越是不重视人才;越是不重视人才,越是经济不发达。这叫“负陀螺运转”。如何反过来,越是重视人才,越是经济发达;越是经济发达,越是重视人才,实现“正陀螺运转”,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断。

案例链接:

航天科技集团:系统工程推进人才培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人才培养,形成了规范完善的适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
  集团将青年科技人才从入职工作到成为骨干细分为新任期(1年内)、提升期(2-3年)、成熟期(4-5年)和挑战期(6-10年)四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培训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课程,如新任期重在转变心态、融入团队、传承文化,提升期重在强化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和设计经验学习,成熟期重在提高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挑战期重在拓宽专业深度与视野,同时注重多岗位锻炼、交流。
  集团还努力构建知识共享机制,采取系统工程管理方法,通过知识管理平台,把最先进的工具、型号的历史数据和各个专业的研究成果综合集成,把各个型号取得的型号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将前人的实践经验变成标准,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有效积累和共享。知识共享机制使青年人能较快地掌握有关知识技能,成为加速青年人才成长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