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柳堡镇陈志超∶党建引领发展合作促进共赢
发布日期: 2012/8/22

  党建引领发展  合作促进共赢

   

   

  近年来,随着农民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柳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该镇创成省级“五好合作社”1家,市级“五好合作社”5家。2011年,柳堡为农植保专业合作社还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为凝聚农民专业社,服务农业产业化,柳堡镇将党支部延伸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建推进合作组织良性发展。

  一、突出班子建设,筑牢工作基础。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农户为主体,以服务为主旨,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兴业富民为目的”,全面推进合作社党组织组建工作。去年6月,组建了水稻机插秧、支农蔬菜产销、二妹子肉鸡产销、为农植保、仁里荡水产养殖等6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今年6月,又成立了团庄有机藕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支部建立了,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看班子。该镇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建强镇级班子,成立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班子,发挥宣传、农经、农技等职能部门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建强支部班子,在注重班子成员结构、年龄、地域等方面合理搭配的同时,针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员专业素质强、党务知识薄、协调能力弱等实际,加大从党员能人大户、村干部、涉农部门干部中选派支部书记力度,主持支部日常工作,推动合作社党支部有序运作。目前全镇7个合作社党支部中,4名支部书记为涉农部门干部,2名支部书记为村干部,1名支部书记为党员能人大户。强化后备力量培养。实施合作社党支部委员“双培”工程,把合作社党支部委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已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威望高、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有技术专长的合作社党员选拔进党支部任委员,支部的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为提高合作社党员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积极探索适应合作社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强化党员社员理论知识学习。借助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合作社党员社员观看电教片,做到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集中收看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使培训工作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成效。同时,邀请市县农技、水产专家授课指导。近年来,培训社员和农户9000多人次,有效解决了种养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合作社党员社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探索党员发挥作用新途径,建立“公司+基地+党员+农户”的养殖模式,引导合作社党员带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并通过示范基地现场实践,吸引带动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放大了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了产业集聚。柳堡二妹子肉鸡产销合作社成立后,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小规模养殖,全镇现有肉鸡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肉鸡200多万只。做实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入党,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先后有30名社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8名社员列入积极分子培养考察,4名社员加入了党组织。还有更多社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三、注重平台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如何发挥好合作社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是合作社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镇积极为合作社党员搭建作用发挥的有效平台,围绕“解民忧、带民富”开展活动,并因地制宜,创立了“四创新四联动”的工作方法,有力推动了富民强社进程。“四创新”,即: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免费培训、技术指导、物资团购等服务,抱团发展;创新工作领域。扩展除病虫草害防治以外的田间管理、技术咨询、农技推广等多项服务;创新活动载体。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党支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制度。“四联动”,即:社社联动。合作社支部与其他合作社支部之间联动,实现植保“一条龙”服务;社村联动,合作社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联动,推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的整村推进,去年实现联丰等3个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整村推进,服务面积近1万亩;社外联动。开展本地与外地合作社支部之间的联动,打病虫害防治的季节差,实施跨区服务作业,2011年实现近距离跨区作业2000亩;社农联动。开展合作社支部与种田大户联动。实行病虫害防治全承包。通过实施“四联动”的工作方法,柳堡镇为农植保合作社仅2011年就增加经济效益31.5万元。                                              

                                         (陈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