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谈凤杰:氾水镇石桥村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 2012/11/5

  关于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宝应县氾水镇石桥村   谈凤杰

  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发展空间、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层次等方面的制约,如何适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促进经济薄弱村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今年8月,我被县委组织部抽调到氾水镇石桥村,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对经济薄弱村如何转化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一、   石桥村基本概况:

  石桥村位于氾水镇北大门,位于京杭大运河东畔,与安宜镇相邻,全村共有895户,人口3134人,13个村民小组(合并组),耕地面积3771亩。

  二、石桥村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收入渠道不断萎缩,新的增长点难以形成。村集体原有的收入来源不断萎缩甚至消亡。一是村级土地承包费来源减少;二是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增加,村级集体原发包的耕地和水面收入减少,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减少。

  2、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刚性很难抑制。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呈下降趋势,而村级管理费用却难以下降。村集体的支出除村干部报酬、办公、差旅费、水电路维护开支等方面外,在现有刚性支出的基础上,村集体还要增加道路水路建设、环境整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开支,收支矛盾日趋严重。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经济薄弱村没有传统产业和区位优势,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弱化,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  三、通过调查了解,石桥村要进一步发展村级经济,应着重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依靠科学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继续在良种引进、科学种植等方面做好工作,积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入。充分利用好土地流转,大力引进花卉、渔业等高效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在去年引进花圃培植基地一家的基础上,再引进1家高效农业企业。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多途径增加村级收入的新路子,走依靠服务创收的路子,鼓励创办经营服务实体增收,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及时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资询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村级收入。通过成立致富协会、行业协会等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偿服,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加村级收入。

  二是大力培植税源经济。经济薄弱村要很快脱掉“薄弱”的帽子,没有税源经济做支撑不行。发展村级税源经济,要多头并举。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村存量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做好增量资产的经营。以村为单位,在目前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情况下,由镇扶持、村筹资在园区内建造标房,进行出租,增加村级收入;也可成立富民合作组织,在工业园建造标房,设立村集体认购股和个人认购股,由符合条件的有意愿的村民自行认购,届时根据年租金收益额及认购比例分成,这样既能保证村集体每年都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增强村居发展后劲,又能促进村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石桥村在这两年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收益。2010年新建集体厂房一座,面积近300平方,为个体老板谢学志协调新建厂房500多平方,沙滩墓地引进企业一家,鼓励了村级经济发展,为全民创业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四,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迫切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要不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认识不清、犹豫迷糊,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缺少办法、没有思路,所以首先必须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坚定发展村级经济的思想认识。要正确引导他们把握集体经济的内涵,全面理解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做好农村各项事业的重要性。一是抓住关键,建强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最根本的是要把村领导班子建设好,关键是要有一个事业心强,有经济头脑,有经营能力的好支部书记。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其他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加快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选拔经济型、管理型、知识型后备人才,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优化环境,强化帮扶。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建立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要在财政政策、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全方位扶持。资金困难是当前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强化帮扶措施。  三是分类指导,典型带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立足当地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想点子、找路子,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