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新征程,永葆本色立潮头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言组织工作科学化”征文
杨启波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十二部分,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标题,总揽了党的建设八项工作,表明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报告字里行间中,又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的新部署。
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纯洁性这一主线,创新机制,努力把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创新党员发展机制,严把入口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从我们党的队伍发展壮大的实践来看,党员的数量决定了我们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而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党的执政水平。因此,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标准,在突出政治标准的同时,还要注重时代特征和岗位要求。在农村,应强化发展观念、集体观念,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富,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的优秀分子入党;在非公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先锋意识,将积极投身发展,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过程中业绩突出的优秀分子入党;在机关,要强化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将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清廉守法的优秀分子入党;在新社会组织中,应强化集聚观念、宗旨观念,将引领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入党。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发展党员答辩、民主听证、回访和不规范告诫等“新四项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和公信度,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在此基础上,试行入党积极分子“公推直选”发展对象,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公开答辩、党员群众公开票决答辩结果、全体党员“公推直选”发展对象,有效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把好党员的入口关。
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扩大覆盖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在强化党组织覆盖面工作中探索出了很多有益经验,也有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社会组织也纷繁复杂,因此,在扩大党组织覆盖上,必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新模式,适应新需求。在农村,适时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把支部建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下设党小组,形成以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产业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在城区和集镇,主动顺应人口加快集聚的趋势,将党组织延伸到社区商住楼宇、商业网点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在社区党总支下建立商住楼宇、商业网点党支部,下设单元党小组,形成以社区党总支、商住楼宇、商业网点党支部、单元党小组为主要框架的新的社区党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力争所有在职党员都接受“双重管理”,并运用这种模式,加强对辖区机关单位以及企业党组织的协调管理,对城乡“两栖”党员实施分类跨区域双重管理。通过联建、在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两新组织等建立党支部,积极开创专业市场建党、行业协会建党、两新组织建党的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三是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永葆先进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当前,抓好党员教育,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精心制定学习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好培训,因此,必须要创新教育形式,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基层,将十八大精神及时传达贯彻到每个支部和每名党员,以行动提振信心,保证先进性。建立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利用半年时间,将所有党员集中轮训一遍,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党员,有计划的制定培训方案、内容,采取菜单式选学,专题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多种培训形式,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泛开设党员“流动课堂”,组织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代表、专家学者、科技人才等,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流动办学、送教上门,使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化,党课内容实际需求化,党课形式多样化。探索党员网格化教育培训,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跟踪服务,结合十八大精神宣讲,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基本功”。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手段,提高党员教育的时代性、及时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