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叶名振:三“关”并举加强出资人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 2012/12/26

  三“关”并举  加强出资人队伍建设

   

  叶名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支持小微企业;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可以说,非公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非公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非公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就是要得到出资人的理解和支持。出资人不支持党建工作,党组织就难以开展工作,党建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

  目前,非公企业出资人队伍存在“三种现状”:一是出资人构成复杂多样,利益主体多元,“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普遍不强;二是出资人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形象与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不相匹配;三是后备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出资人子女作为接班人的综合能力不够。

  因此,加强非公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要把“听党话、感党恩”作为目标,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出资人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出资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非公党建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感情上关爱,增强出资人党建意识。通过沟通协调,统一出资人的思想意识,坚定信念,增强抓党建意识。一是挂钩联系。建立领导挂钩联系规模以上企业制度,通过月谈、季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选派党建指导员力度,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沟通交流。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出资人座谈会等,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非公企业“出资人”的真实想法,倾听诉求。帮助协调企业主子女上学、体检就医等,通过优质服务增进感情,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发挥作用。深化党群一体化制度,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引导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帮助企业理清发展的思路,建言献策。组织企业党员职工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的先进性,使出资人看到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增强对非公党建工作的认同感。

  事业上关心,提升出资人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出资人及其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出资人抓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集中教育。将非公企业出资人教育培训列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出资人专题培训制度、新任接班人示范培训制度,依托县委党校、县外高校,开办专题培训班,培养既精通企业生产管理,又有丰富党务知识的“复合型”企业主。二是典型教育。开展“三学习”,定期组织出资人到党建工作示范企业参观学习、定期组织党建工作示范企业和一般企业出资人交流学习、定期组织非公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学习报告会,邀请企业出资人参加,以感人的事迹和真实的事例打动他们,最大限度地争取非公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跟踪培养。联合报社、电视台,开通《非公党建专栏》。扩大“党建手机报”发送对象,定期向出资人发送发展信息、政策法规、党建知识、党建动态等。

  政治上关怀,激发抓党建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政策激励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出资人积极性,引导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一是组织上保障。加大非公企业出资人发展党员力度,将优秀出资人发展成党员,并鼓励兼任党组织书记。二是政治上激励。建立非公企业主管理考评机制,把企业党群组织的建立,党建活动的正常开展,作为评定全县“明星企业”、“重点企业”的重要条件。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级先进模范时,优先考虑党建工作较好的企业出资人。三是形象上学比。评选“十大企业家”、“十佳党组织书记”等,大力宣传优秀出资人创业创新、诚信经营、关爱职工、奉献社会等方面的典型事迹,提高全社会对企业出资人社会价值的认同。同时,引导非公企业出资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捐资助学、“爱心一日捐”、“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等活动,切实增强企业出资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