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小官庄镇农业开发美了“双闸”
发布日期: 2013/8/5

  农业开发 美了“双闸”

   

  7月17日下午3时许,我们驱车来到小官庄镇双闸村头,宽阔的道路,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因天气炎热,我们下车站了一会,脸上就沁出了汗珠。这时,一名妇女从家里拖来两条长凳,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歇会,村民的淳朴令人感动。知道我们的采访来意后,这位叫周文梅的妇女指着平整的水泥路,连夸农业开发好:“以前这里位置偏僻,只有一条大圩埂,下雨天烂得不行,儿子结婚轿车都进不来。现在好了,农业开发后,路也建了,桥也通了,到县城方便了许多。”她一边说,村口的几位党员和村民也一同点头附和着。

  双闸村位于小官庄镇东北部,与望直港镇火花村接壤。以前交通设施落后,村民们意见很大。 “2012年,双闸村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对村里实施了以修路、架桥、铺渠、建排灌站、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新建机耕路3条,4.6公里,新建桥梁2座,新建U型渠道7.8公里,新建排灌站3座,栽植香樟、紫薇、桂花等树木3500棵,总投资52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70万元。”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罗洪谋对双闸村的开发项目如数家珍。

  双闸村党支部书记江顺年说,为了加强村“四有一责”建设,通过向上争取,有了农业开发资金的注入,对我们村的面貌改变是翻天覆地的。要说有多少好处,大家可以说上十几条。我想,至少这五个变化,是我们党员干部群众一致认可的,大家是从心底里感谢农业综合开发。

  一是保障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前,大田内全是土沟土渠,每年每季清沟理墒,要花费很多劳动力,加之土沟土渠灌得慢,损耗大,效率不高。现在好了,全村耕地建起了水泥板衬砌的U型渠道,加上电气化的灌溉泵站,田间用水十分快捷。以前道路不好,大型农业机械下不了田。现在机耕路通达循环,农业机械进出自如,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交通畅了。地处两镇交界的双闸村,距离小官庄集镇较远,而距离望直港集镇、宝应县城却很近。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路,加之一条河的阻隔,在县城、望直港集镇务工的100多位村民以及上学的学生每趟至少要绕行十几分钟的路程,很是不便。去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时,经过科学规划,决定在村中心地带修道路、架桥梁。村里在上海发展的能人张友春,听说村里要修路,主动捐出40万元,希望把道路标准提高一点。如今,一条宽4.2米、长1.8公里的中心路、一座宽4.5米、长18米的“兴闸桥”建成了。路一通,以前冷清的双闸热闹起来,现在每天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三是环境靓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位置偏僻,村民对居住环境也懒得打理,想建房的也是准备到集镇和县城,村里脏乱差现象很普遍。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各家门口,路两旁不再是猪圈茅厕,而是赏心悦目的景观树木,有的路段还装上了路灯。村民一户看一户,一户比一户,都争着把房前屋后整理得清清爽爽。据初步统计,最近村里有40多户将破旧的房屋进行了翻建、维修和美化。村民周文梅家地处村口,每天人来人往都经过家门口,她拾掇出了一间临路的房间,准备开间小超市呢!

  四是产业活了。村里基础设施的改善,使一稻一麦式的传统产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外地老板看重了这里良好的农业配套设施,投资发展了高效农业,200亩的桃园明年即将全面挂果,他还将利用临城优势,发展农家乐、采摘游。本村能人杨洪健在村里投资2000万元的车辆配件企业也即将上马。村里身体硬朗的老人都在附近农业园区打工,有的还兼职到集镇一些单位做起了“保安”。“以前种一稻一麦,村民辛苦一年落不了什么钱。如今人均收入2至3万元的农户多的是了。”江支书自豪地说。

  五是生活美了。以前是土路,到了下雨天,下地是“自行车要夹,板车靠搭”。现在呢,村民下地干活,骑电动车,一“滑”就到了。晚上串门有路灯,也不再摸黑了。村里能人还赞助了20多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置办了健身器材,对村老卫生室进行了改造,还建了卫生分室。口袋渐渐鼓起来的村民,活得比以前更自信了。用党员、村民的话说:“要啥有啥,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