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曹甸镇:实事工程引领建设和谐社会
发布日期: 2013/9/17

  曹甸镇:实事工程引领  建设和谐社会

   

  多年来,曹甸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实施实事工程作为惠及民生、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每年都兴办10件事关民生和地方发展的实事,促进集镇面貌显著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和谐气氛日益浓厚。

  一、坚持阳光操作,营造和谐民主氛围

  实事工程的收集、实施、监督严格按照“三请”原则,做到充分尊重民意,坚持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一是事前请民做主。镇党委、政府每年组织人员深入农贸市场等集镇闹市区开展问卷调查,并向基层各村居、部门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0多份,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同时,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征求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将征集的意见进行归纳分类,做到简单的事情马上办,复杂的事情分步办,暂时没有条件办的事向群众解释清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曹甸未来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拿出初步方案,提请镇党政办公会讨论后,再进一步向下征求意见,最后进行公示,经镇人代会通过后,作为下一年的实事工程项目。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新建、国土所、水务站、计生办、劳动所、文化站等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高效农业园、玩具创意园、创业园厂房、农民集中居住区等88件民生实事,事事得民心,件件赢口碑。二是事中请民监督。对实施的实事工程项目,一方面,严格实行招投标。凡2万元以上的实事工程项目由镇招投标办公室组织招标;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县招投标中心统一招标;100万元以上项目由县招标办操作,实行网上招标。另一方面,严格实行质量监管。在任命有资质的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监督的同时,聘请群众威望高的老干部、老党员对实事工程进行全程参与,实行民主监督。2010年,镇党委、政府在全市率先启动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中,始终坚持搬迁安置补偿标准公开,代建房户型价格公开,并对工程项目统一公开招标;镇、村分别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对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实施全程监督。三是事后请民评判。实事工程竣工后,及时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实事工程进行全面视察,由实事工程项目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情况,代表们现场评议打分,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进行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镇纪委牵头对所有实施工程组织做好决算审计,通过会议和政务公开栏向全社会公示工程财务收支情况,保证重大事项能够及时全面地对外公开,充分接受群众监督。近年来,共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对水利工程建设视察、集中居住项目建设监管、恒黄公路和通达工程审计等活动28项,组织工程项目经理述职、监理人员述职6次。

  二、坚持镇当城建,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始终坚持“镇当城建”理念,将实施实事工程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为全镇人民打造了魅力和谐宜居的生存环境。一是加快建设,集聚商机。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晨化路、曹南路、崔堡路、兴曹路、郝舍路、恒黄路的修建和设施配套,建成了扬州市第一家乡镇污水处理厂,扩建了自来水厂,新建了农贸市场,开发了幸福小区、金贸四方城等一批现代商住小区,引进了苏果、发联等大型连锁超市,形成了功能分区、工贸结合、设施配套的现代集镇新格局,为集聚集镇人气商机,加快城镇化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打造特色,提升品位。2007年始建的楚甸公园,累计投资4300万元,并在去年完善了二期工程,新建了船舫、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健身器材、夜景灯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建设活动场所。对滨河风光带进行增绿、补绿,设置插牌、雕塑,建成人口文化园和卡通玩具创意园,营造人文气息,完善区域供水工程,完成集镇段邵沟河疏浚清淤工程,让集镇居民在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都感受到“特色曹甸”建设带来的实惠。三是关注民生,强化服务。自2005年以来,先后开发了“三馆”、“三塔”、“三庙”等旅游资源,完成了敬老院、学校综合楼、医院病房楼等一系列关乎民生发展的实事工程。特别是作为扬州市试点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三个安置小区已有38幢安置公寓楼、38户联排住宅竣工交付,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落实搬迁农户3000户,安置1500户。这项工程全面完成后,全镇将搬迁农户5000户,实现20000人进镇入住,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坚持“进得来,留得住,安置好”的原则,在子女入学、就医看病、购房安家、社会保险等方面,都与本镇群众一视同仁,使他们既有稳定的工作,又有固定的住所。

  三、坚持工业兴镇,创造和谐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激发了全镇实事工程的实施动力,有力推动实事工程的有序进展。一是创新思路,破解制约瓶颈。 镇党委、政府先后对集镇16宗、近3万平方米的国有土地,进行了公开拍卖和挂牌出让,并通过招商引资、聚集民资、鼓励投资、政府出资、争取扶持资金等方式,有效借助外力搞活了工业经济。近年来,曹甸镇引入民资在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近20万平方米。同时,从快从紧对搬迁后的分散庄台、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面积650亩,集中整治废塘、废沟、废河,填平整理土地700亩;对老庄台进行整理,占补平衡土地项目500亩,为镇村工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二是创新举措,拓宽就业渠道。镇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培植了晨化科技、新奇特电缆材料、鑫润铝业、宝澄法兰、陶瓷钢管等产销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全镇居民的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岗位。特别是对以文体教玩具为重点的农民致富特色产业,通过编制专项计划,确定发展方向,研发科技产品,抢占高端市场等措施,促进教玩具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百家教玩具农民致富产业,为进镇农民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全镇教玩具产业就业人数近2万人,使教玩具产业真正的成为老百姓就业致富的特色产业。三是创新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镇服务企业办公室的职能,按照“党员干部能人创业,单位部门与村服务”的原则,了解企业在设备购置、资金周转、厂房需求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收集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他们采取措施加快项目落地提供参考依据。对新落地的项目,从技术培训、信息援助、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多方面提供“陪办式”扶持帮助。先后帮助劳动密集型项目招收一线工人100多名,技术骨干20多人,并与镇成人校联系,帮助他们进行必要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项目能够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