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春春的“第一”观念
今年八月中旬,夏集镇丰收村的村民们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他们的村支书鲍继宏身边总是走着一个年轻人。他高高大大的身材,看上去清清爽爽,一副城里人的模样。只见他一边仔细地观察着,一边关切地向鲍支书询问着。见了人只是亲切地笑笑,并不多说什么。
几天后,丰收村的村民基本上全都看到了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因为他几乎走遍了丰收村的每一个角落。大家都在想:他是谁?肯定不是鲍支书家的亲戚,在农村谁家的亲戚邻居们都认识。也不会是记者,因为大家都清楚,他们村目前还没有什么要让记者采访几天的。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这年轻人真是城里人,而且还是从扬州来的。他叫王春春,是市重点水利工程指挥部的一名副科长。是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到有关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改变薄弱村进程的步伐。来当干部,却悄悄的进村,当地的老百姓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其实,鲍支书也准备开个群众会,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下的,可被王春春挡掉了。他说:大家都很忙,不必搞这样的形式主义。让我先干起来,我想还是让大家看到一些实际的东西更适合点。我来,并不只是为接地气,是为干事而来的。
王春春说的没错,丰收村在大运河边,距离镇政府最远。但是王春春想的是:正是那里最偏僻,那里才最需要他。上任伊始,当别人也许还要适应一下环境时,王春春却一天也没休息,立即就像捕鱼的鱼鹰那样一头扎了下去。本来,他可以上午到村工作,中午乘公交车回镇食堂就餐。可他为了尽早熟悉情况,硬是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在附近的农户家随便带一顿中饭。即便是下雨的那几天,他也一如既往地“泡”在村里。他说:什么叫“第一书记”,所谓“第一”就是要第一时间进入角色,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拿出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感觉到的,就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
果不其然,这才短短十来天的工夫,丰收村的村民们便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看到了第一书记的第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丰收村境内,有一段约一千二百米长的路。长期以来,破烂不堪,影响交通,给村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条路也一直是村干部们的一块心病,它既很难看,关系到他们村的形象。也很让他们难堪,因为它还关系到全村群众的情绪。其实,村“两委”又何尝不想改变这局面,将路升级改造一下。只是由于条件不具备,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一书记王春春经过几天的走访了解,迅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雷厉风行,说动就动,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立项申报到规划,从测算到资金争取的全部过程,目前这条机耕路的新建工程已经开工在即。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农田的排灌功能,同步申报项目同时设计建设的还有杨柳涵洞、丰民涵洞以及丰收涵洞。随着这三座涵洞的顺利完成,将为丰收村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将为丰收村农业带来更大丰收。
当丰收村的村民们向他们的第一书记表示感谢时,王春春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谦逊地摆了摆手,充满信心地说:这才是我应该做的第一步,还有许多任务等着我们共同去完成。我的第一观念,就是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奋斗,让我们丰收村不远的将来在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中再创几个第一!
供稿:夏集镇党委组织科 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