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园地
高厚富:不妨多读些文学经典
发布日期: 2015/7/6 11:12:17

高厚富:不妨多读些文学经典

 

千百年来,文学经典以它超越时空的认知功能、美育功能以及教化功能,让无数喜爱它的人终身受益,也赢得了人们的无比推崇。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甚至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组工干部要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要练就准确识人的火眼金睛、要拥有令人羡慕的好文采好口才,也不妨读些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虽不是史书,但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感,某种程度上比一般的历史书籍更逼近真实,对人们了解过去、洞察现实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就曾说:“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当我们发现了这点,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豁达便会油然而生,人生定力也会自然增加了。更为重要的是,文学经典总是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对丑恶的鞭笞,当读完一本经典掩卷而思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坐标会在悄然间得到校正。

识准人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但观千器方能识剑,要识准人离不开丰富的阅人经验。阅人经验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积累,阅读文学经典也不失为有效的途径。众所周知,许多文学经典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红与黑》中的于连、《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深入揣摩这些人物的刻画,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面辨证看人的本领。同时,文学经典中关于识人用人的故事情节,也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以《三国演义》为例,孙权拒用相貌丑陋的庞统、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等故事,是不是也有助于我们避免类似的错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经典更是荟萃了人类的语言精华,如果能够源源不断地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语言营养,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都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而不会陷入千人一面的窠臼。丘吉尔的演讲之所以那么的富有感染力、号召力,是因为他从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那里学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想,黄庭坚这里所说的书,也多指文学经典吧。

 

                                                                            (刊载于2015年7月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